5月10日,塔里木大学农学院农学系“农科学子 智慧系棉”学生团队在陈国栋、赵书珍、林皎老师的带领下,来到了东区生态胡杨林农学试验站实地考察无膜棉的生长情况,并在团队老师的讲解下,了解了无膜棉种植的优点和局限性。
自上世纪80年代有膜棉种植在新疆推广及应用以来,新疆农膜残留对环境污染成为最严重地区之一,对新疆生态文明建设、棉花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。无膜栽培不仅能推广绿色植棉的理念,还能从根本上解决残膜问题。虽然无膜棉种植解决了新疆棉田残膜对生态环境及原棉的污染问题,但也面临着许多待攻克的难点,墒情差、地温低、病虫草害频发、产量较低等一系列问题,团队老师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,在苗期到蕾期之间增加中耕次数、提高地温、选择适合无膜栽培的品种、适当改造中耕机器、在棉苗滴水灌溉时加一点腐殖酸等。
带队老师陈国栋说:“目前地膜回收问题没有解决,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无膜棉产量提高,降低地膜的使用。虽然无膜棉种植依然任重而道远,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进行试验,进行栽培技术处理,那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”
本次的实践活动的开展,让我们了解了无膜棉的优点,看清了无膜棉今后的发展形势,同时提高了团队的知识水平,增强了团队绿色发展的意识,为团队今后的发展打下就坚实基础。 (文/连泽禹 张东亮 摄/麦迪娜姆·麦麦提 安凯·艾尼瓦尔)